在高层建筑消防系统中,板式排烟口的设置位置直接影响烟气控制效果,其布局需兼顾建筑结构特点与火灾烟气流动规律,绝非简单的“就近安装”。
楼梯间与前室的排烟口布局有明确规范。防烟楼梯间的
板式排烟口应设在正对楼梯平台的墙面,距地面高度不低于2米,且与楼梯踏步的水平距离需大于1.5米,避免烟气被吸入楼梯间形成“烟囱效应”。前室则需采用“上下联动”模式,在顶部设置70℃熔断式排烟口的同时,于距地面0.5米处增设常闭型排烟口,火灾时先开启下部排烟口排出沉降的高温烟气,30秒后启动顶部排烟口抽排上升烟气。
走廊区域的排烟口需遵循“均匀布点”原则。长度超过60米的内走道,应每隔15-20米设置一个排烟口,单个排烟口的有效覆盖半径不超过8米。当走廊与房间相连时,排烟口需避开房门正对面,防止开门时气流干扰排烟路径,较佳位置是距房门侧墙1.2米处,确保烟气沿预定路线流动。
特殊区域的设置更需精准计算。中庭空间的板式排烟口应设在距中庭顶部1/3高度处,且需配合导流板引导烟气聚集;地下车库的排烟口则需与停车位保持2米以上距离,避免车辆停放遮挡,同时距梁底的垂直距离不小于0.3米,防止气流受阻。

值得注意的是,板式排烟口与防火卷帘、喷淋头等设施需保持安全距离——距卷帘门侧缘不小于0.5米,与喷淋头的水平间距需大于1.5米,避免相互干扰功能发挥。科学的位置规划,能让板式排烟口在火灾初期就形成有效的烟气控制区,为人员疏散争取宝贵时间。